台商子弟回台補課 升旗很震撼
華東台商子女學校校長王先念(前)帶領學生舉行升旗典禮。(華東台商子女學校提供)


部分台灣史地及公民課章節無法在大陸教學,台商學校因此每年暑假返台授課,除補教1949年後的近代中國史、兩岸關係與台灣鄉土文化,課程重頭戲當屬帶領學生舉行升旗典禮及學唱國歌,補足學子的國家認同以及對台灣的認識。
華東台商子女學校、上海台商子女學校及東莞台商子弟學校雖地處大陸,但學制及教科書與台灣中小學相同,因此部分歷史、地理及公民課無法完整教學。陸委會及教育部規定,3所台校的國二及高二生,每年暑假需返台上課;今年上海台校於6月27至30日回台補課,華東台校的課程則安排在7月1至5日進行,兩校授課地點皆位於實踐大學台北校區。
學生認真唱國歌
考量到學生在求學階段身在大陸,恐對台灣文史及環境較陌生,上海台校今年特別開設台灣史地課程,另再利用課餘時間,帶領學生走訪士林夜市等台北知名觀光景點,體驗在地文化。
上海台校校長黃棋楓表示,返台授課的目的,不僅包含增進學生對於台灣的認識,台商學校無法舉行升旗典禮、唱國歌,「在補授教學之外,還是希望藉由課程,為學生填補國家意識的空虛概念」。
華東台校校長王先念另提到,對於大部分台灣求學的中小學生來說,升旗與唱國歌都是習以為常的事,但是絕大多數的台商學校學生,都是在返台授課期間才首度體驗升旗典禮、學習唱國歌,「在儀式上,可以看到學生的表情都很認真,從他們認真唱國歌的表情來看,足以感受典禮帶來的震撼」。
回台很有歸屬感
王先念在華東台校擔任校長已滿2年,他認為,台商學校的師資與教材皆來自台灣,加上網路資訊流通速度快,台商學校學生跟台灣學生並無差異。不過,台商學校皆位處經濟發達的大陸城市,孩子不僅容易從生活建立起國際觀,家長多為台商或台籍主管,長時間在大陸居住、求學,更能累積兩岸視野。
華東台校國二生歐陽佳林說,在前往台商學校就讀以前,小學是上海當地學校攻讀,直到這次參與返台授課,才首度體驗升旗典禮與唱國歌,「這是我第一次完整唱完國歌,為了不要唱錯,還特地上網搜尋國歌歌詞,覺得很難得」!
華東台校高二生歐陽嘉駿則認為,配合家長長年大陸工作,他自幼在大陸求學,「大陸畢竟不是我的家鄉,學校利用返台授課教唱國歌,讓我很有歸屬感」。
(旺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