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克強:對待新業態 要包容審慎
2017-06-23 02:13聯合報 記者林庭瑤/綜合報導
中共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大談「分享經濟」,要求對待各類新業態、新模式要有「包容審慎」態度;他舉例說,幾年前微信剛出現的時候,不贊成的聲音很大,但還是頂住了這種聲音,決定先「看一看」再規範。「如果仍沿用老辦法去管制,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微信了!」
中國政府網報導,李克強說,微信確實大大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,創造許多新的業態,同時,更帶動了大量的就業。儘管也非盡善盡美,但總體說,利遠大於弊。現在對待蓬勃發展的「分享經濟」,以及各式新業態,也要秉持「寬容審慎」態度。
李克強指出,分享經濟利用「互聯網+」,不僅創造了很多新業態,化解了不少過剩產能,更帶動了大量就業,一定要高度重視「分享經濟」在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「生力軍」作用。
「在分享經濟一些領域,我們的確走到了世界前列!」李克強要求與會各部門負責人,務必堅持市場導向,加強分類指導,鼓勵有條件的行業、地區和各類市場主體大膽探索,發展分享經濟。
李克強以「共用單車」行業為例說,一方面,這一高速增長的新業態化解大量過剩產能,讓自行車企業這個「幾近衰落」的行業重新煥發生機;另一方面,有些地方、區域也出現故意損壞或亂停亂放等問題。
「分享經濟是一個新業態。它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,靈活性很強,多種模式並存,可以說很多事情是『未知大於已知』。」李克強說,相關部門首先還要有一個「包容」的心態,必須審慎監管,不要「一上來就管死」。
李克強最後說,「要相信,中國人有聰明才智創造出這麼多分享經濟新模式,我們有能力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和社會共治模式,釋放中國經濟巨大潛力。」
留言列表